如火如荼忙三夏,經天緯地下農鄉(xiāng)。麥子熟了,最開心的當屬農民朋友了,但不能忘記給他們提供技術支持的農技服務人員。正是因為他們的幫助才讓能喜獲豐收。今天,我們就帶著大家認識一位扎根在基層35年的農藝師葉明。
6月16日上午,記者在宿豫區(qū)曹集鄉(xiāng)見到了農藝師葉明,他正和農民吳心武講水稻種植的注意事項。吳興武四年前在這里承包了土地,對農業(yè)技術還不是很精通。他說,林明每次過來都對他種植糧食有幫助。
葉明今年57歲,1985年從江蘇農學院農學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,就回到宿遷老家從事農技工作,至今已經有35年了。這期間,葉明也經過了農技員、助理農藝師到農藝師的考核。農藝師主要是從事作物的良種選育、栽培、土壤改良與利用、肥料利用等專業(yè)的技術工作?,F(xiàn)在是三夏大忙時節(jié),也是葉明最忙的時候,每天都要在烈日下待上一整天。對于常年高溫的工作環(huán)境,葉明已經習慣了,而且還經常碰到更糟糕的情況。
宿豫區(qū)農技推廣中心農藝師葉明:我們進行田間考察的時候,農戶把田間的水上得很深,再加上土壤稀薄。我們下去的時候,整個身子大半身都埋在水里,出來的時候都是一身泥水。尤其是水稻田里的時候,基本上上來就是一身汗水,一身泥水。
做這份工作30多年了,家里人擔心他辛苦,一直想讓他轉成行政工作,但都被葉明拒絕了。您可別小瞧了農藝師的作用,要不是有了他們,農民的莊稼可就要遭殃了。去年,來龍鎮(zhèn)的200畝水稻患上了嚴重的細條病,按照葉明的方法,用了一天時間水稻的細條病就治好了。
葉明說,時代在進步,農業(yè)技術,農戶思想也在進步。前幾年,不少農戶更相信自己的經驗,依賴原有的種植方法。但是,隨著近幾年的農業(yè)技術的推廣和實行,現(xiàn)在大家都更相信專業(yè)人員的技術指導?,F(xiàn)在,葉明還有幾年就退休了,他說自己退休后,也會幫助農戶解決農業(yè)技術上的難題。
總共: 1頁
作者:張蕊 宿豫臺